Struts2框架深入解析与实践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简介:Struts2是一个用于Java Web应用开发的框架,基于MVC设计模式并提供了多种改进功能,以增强应用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该框架通过Action类处理HTTP请求,并利用拦截器、结果类型和OGNL等特性,实现灵活的Web开发。同时支持多种配置方式,并具备插件扩展能力、国际化支持和强大的异常处理机制。开发者可以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技术栈和最佳实践,以提升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
1. Struts2框架概述
1.1 Struts2的核心理念与作用
Struts2是一个用于开发Java EE Web应用程序的开源MVC框架。它的核心理念是分离业务逻辑、数据模型和表示层,从而简化Web层的开发。Struts2通过提供丰富的标签库、拦截器、插件支持等机制,使开发者可以高效地构建基于Web的应用程序。此外,Struts2支持多种视图技术,如JSP、FreeMarker和Velocity,为视图层提供了灵活的选择。通过这种方式,Struts2帮助开发者集中精力实现业务逻辑,而将页面渲染和请求处理交给框架处理。
1.2 Struts2的发展历程和版本变迁
Struts2框架的发展历史悠久,其前身是Struts 1,后来由于设计上的不足,开发团队推出了Struts 2。Struts2最早出现在2007年,以WebWork框架为基础,融合了Struts的理念,重新设计了架构。Struts2 2.0版本的发布标志着框架成熟,其后不断推出新版本,增加了许多新特性,如拦截器、结果类型、国际化支持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Struts2不断进化,以适应新的开发需求和技术趋势。其中2.5版本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提供了许多改进和新特性,如支持Java 8特性、改进的异常处理和内置的JSON支持。然而,随着近年技术的发展,已经有许多开发者转向使用Spring MVC或Spring Boot,因为它们提供了更为现代和轻量级的Web开发体验。尽管如此,Struts2仍然是许多遗留系统和特定场景下的首选框架。
2. 深入MVC设计模式
2.1 MVC设计模式的理论基础
2.1.1 MVC的三个核心组件及其职责
MVC(Model-View-Controller)设计模式是软件工程中一种广泛认可的架构模式,它将应用程序分为三个主要的组件,分别处理数据、展示和用户交互逻辑。
Model(模型) :负责存储数据和处理业务逻辑。在MVC架构中,Model是与数据库交互、处理数据的组件。Model组件不包含任何与界面相关的代码,它只专注于业务逻辑和数据处理。 View(视图) :负责展示数据(Model)给用户。它从Model中获取数据,并将其渲染成用户可以交互的界面。在Web应用中,View通常指的是JSP、HTML模板等。 Controller(控制器) :控制应用程序流程。Controller组件接收用户的输入,并调用Model来处理数据,然后选择View来展示数据。Controller决定如何响应用户的输入,以及响应后应该显示哪个视图。
这三个组件相互独立,但是通过接口和数据流紧密地协同工作,使得MVC具有高度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2.1.2 MVC设计模式在Struts2中的实现
在Struts2框架中,MVC设计模式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和实现。Struts2通过Action类实现控制器(Controller)的功能,Model和View则分别通过业务对象和JSP页面实现。
Struts2的Action类 :作为MVC中的Controller,负责接收用户的请求并处理,再根据结果选择对应的视图来响应。Action类通常继承自 ActionSupport 类,提供了默认的处理逻辑。
业务对象 :对应于MVC的Model,处理所有业务逻辑和数据操作。在Struts2中,这些业务对象可以是Java Bean,也可以是复杂的业务逻辑组件。
JSP页面和其他视图技术 :对应于MVC的View,负责显示数据和用户界面。在Struts2中,可以使用JSP来创建视图,也可以使用其他视图技术如Freemarker、Velocity等。
Struts2通过ActionMapping来关联Action和视图,当Action处理完毕后,根据配置选择一个JSP或者其他视图技术的页面来呈现给用户。同时,Struts2还提供了强大的数据传递机制,可以通过ValueStack(值栈)在Model和View之间传递数据。
2.1.3 MVC在Struts2中的工作流程解析
Struts2中的MVC工作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用户发出请求(通常是通过点击一个链接或者提交一个表单)。 请求首先被Struts2的 FilterDispatcher (或 StrutsPrepareAndExecuteFilter )捕获,并根据配置文件找到对应的Action类。 Action类处理请求,这可能包括调用业务对象(Model)来处理数据。 Action处理完成后,根据返回的结果,Struts2选择合适的视图技术(如JSP)来渲染结果,并将结果显示给用户。 用户看到视图,并可以再次发起请求,如此循环。
在整个工作流程中,Struts2框架提供了很好的解耦合,使得各个组件可以独立开发和测试,提高了代码的重用性和可维护性。同时,Struts2的值栈机制简化了数据在Model和View之间的传递,为开发人员提供了一种非常方便的数据共享手段。
2.2 Struts2与MVC设计模式的结合
2.2.1 如何在Struts2中定义Action、Result和Model
在Struts2框架中,Action类是MVC模式中Controller的核心。定义一个Action类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创建Action类 :创建一个继承自 ActionSupport 的类,定义需要的属性以及对应的getter和setter方法。
业务逻辑处理 :在Action类中添加业务逻辑处理方法,如 execute() 、 input() 、 validate() 等。
配置Action映射 :在Struts2的配置文件中配置Action映射,将URL映射到对应的Action类以及方法。
例如,定义一个简单的登录Action:
public class LoginAction extends ActionSupport {
private String username;
private String password;
// Getter and setter methods for username and password
@Override
public String execute() {
// business logic for handling the login process
return SUCCESS;
}
}
然后在 struts.xml 中配置Action映射:
在这个例子中,如果Action的 execute() 方法返回 SUCCESS ,则会渲染 login_success.jsp 页面;如果发生错误,则渲染 login.jsp 页面,并将用户带回输入界面。
2.2.2 MVC在Struts2中的工作流程解析
在上一小节中,我们已经简单介绍了Struts2中MVC的工作流程。现在我们将进一步详细解析这一过程:
请求接收 :用户通过浏览器发起请求,请求通过HTTP协议发送到服务器。
请求过滤 :Struts2通过配置的过滤器 StrutsPrepareAndExecuteFilter 来拦截请求。
请求分发 :根据 struts.xml 配置文件中的配置,找到对应的Action类和方法。
业务处理 :Action类中的方法被执行,处理业务逻辑。如果需要访问Model,可以通过注入业务对象到Action类中进行处理。
结果返回 :Action处理完成后,返回一个字符串结果(如 SUCCESS 、 ERROR 等),Struts2根据结果名称找到对应的
视图渲染 :根据
数据展示 :用户浏览器接收到响应数据,并在页面上渲染出来,用户可以看到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Struts2通过值栈(ValueStack)机制实现了Model和View之间数据的传递。当Action处理业务逻辑后,可以将数据对象压入值栈,然后在JSP页面中通过OGNL表达式访问这些数据。
2.3 实践中的MVC模式优化策略
2.3.1 性能优化与资源管理
在使用MVC模式进行Web应用开发时,性能优化和资源管理是两个重要的实践领域。对于Struts2来说,可以通过以下策略来优化性能:
缓存使用 :对不变或很少变动的数据使用缓存。比如可以缓存数据库查询结果,避免频繁的数据库访问。
减少HTTP请求 :通过合并多个CSS或JavaScript文件,减少页面加载时发起的HTTP请求次数。
异步处理 :对于不需要即时响应的长时间操作,可以采用异步处理机制,例如通过AJAX提交请求,并通过回调函数处理响应。
资源压缩和合并 :对于静态资源如CSS和JavaScript文件,使用压缩工具减小文件大小,并将多个文件合并为一个,减少HTTP请求次数。
视图预编译 :Struts2支持JSP页面的预编译,这可以减少JSP页面每次请求时的编译开销。
2.3.2 案例研究:如何实现高效的MVC模式
以一个网上商城应用为例,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实践来实现高效MVC模式:
模型优化 :设计合理的数据模型,以减少数据库查询次数和提高查询效率。例如,使用懒加载(Lazy Loading)来处理对象关联,减少不必要的数据加载。
视图组件化 :将JSP页面拆分成可复用的组件,比如头部、尾部、商品列表项等,便于维护和复用。
Action模块化 :将相关的Action逻辑组织到一个模块中,便于管理和扩展。
使用拦截器 :使用Struts2的拦截器来进行通用的请求处理逻辑,比如用户认证、日志记录等,避免在每个Action中重复代码。
结果类型自定义 :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自定义Result类型来处理特殊的视图渲染逻辑。
这些策略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应用的性能,还可以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2.4 本章小结
深入理解MVC设计模式对于任何使用Struts2的开发者来说都是基础而关键的。本章通过介绍MVC的理论基础和在Struts2中的实践,阐述了如何有效地运用MVC设计模式来构建强大的Web应用。理解并掌握这些内容,对开发高效、易于维护的Struts2应用至关重要。在下一章中,我们将继续深入探讨Struts2的拦截器机制,这一重要的功能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和控制力。
3. 拦截器(Interceptor)机制详解
拦截器机制是Struts2框架中一个非常灵活且强大的特性,它允许开发者在请求处理的各个阶段插入自定义的处理逻辑。通过拦截器,可以实现诸如安全检查、日志记录、输入验证、数据转换等跨多个Action的通用功能。
3.1 拦截器机制的工作原理
3.1.1 拦截器的定义和配置
拦截器在Struts2中通过实现 com.opensymphony.xwork2.interceptor.Interceptor 接口定义,或者继承 com.opensymphony.xwork2.interceptor.InterceptorSupport 类来简化开发。每个拦截器类都应该有一个 intercept 方法,用于处理进入Action的请求。
拦截器的配置可以在 struts.xml 文件中完成。以下是一个拦截器配置的基本示例:
在这个例子中,定义了一个名为 myInterceptor 的拦截器,并将其加入到拦截器栈 myStack 中。 defaultStack 是一个预定义的拦截器栈,它包含了Struts2框架中默认的一些核心拦截器。 exampleAction 使用了 myStack 作为其拦截器栈。
3.1.2 拦截器的生命周期和执行流程
拦截器的生命周期从被Struts2框架创建开始,到请求结束。拦截器的执行流程遵循以下步骤:
框架初始化拦截器实例。 请求到达时,框架按顺序调用拦截器栈中的拦截器。 每个拦截器的 intercept 方法执行。 执行到Action后,Action处理请求。 Action处理完请求后,控制权返回到拦截器栈,拦截器按相反顺序依次继续执行。 最后,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拦截器执行流程可以用以下mermaid格式的流程图展示:
graph LR
A[Start] --> B[MyInterceptor1]
B --> C[MyInterceptor2]
C --> D[DefaultStack]
D --> E[Action]
E --> D
D --> C
C --> B
B --> F[End]
在拦截器中,可以使用 ActionInvocation 对象来控制流程,如调用下一个拦截器或直接返回结果。拦截器提供了一个灵活的方式来增强或修改Action的行为。
3.2 拦截器的高级应用
3.2.1 创建自定义拦截器
创建自定义拦截器需要实现拦截器接口,并重写 intercept 方法。以下是一个简单的自定义拦截器示例,用于在请求处理前记录时间戳:
public class TimeInterceptor extends AbstractInterceptor {
public String intercept(ActionInvocation invocation) throws Exception {
long start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tring result = invocation.invoke();
long end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Time spent: " + (endTime - startTime) + "ms");
return result;
}
}
通过在 struts.xml 中配置,这个拦截器可以被添加到任何Action的拦截器栈中。
3.2.2 拦截器链的应用和管理
拦截器链是一组拦截器的集合,它允许以特定顺序执行多个拦截器。Struts2通过拦截器栈的方式来实现拦截器链,开发者可以自定义拦截器栈来满足特定的需求。
拦截器栈的配置和管理是通过 struts.xml 文件实现的。例如,可以创建一个包含日志记录、权限验证和数据验证的拦截器栈,然后在需要的Action配置中引用它。
3.3 拦截器实践案例分析
3.3.1 实际开发中的拦截器使用场景
在实际开发中,拦截器可以被用于多种场景:
日志记录 :记录请求的入口和出口,记录处理时间等。 安全检查 :例如防止SQL注入、XSS攻击等。 输入验证 :检查用户输入是否符合预期的格式或范围。 数据转换和填充 :例如自动填充日期格式或转换货币格式等。 性能监控 :监控Action的性能,触发警告或日志记录。
3.3.2 拦截器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在使用拦截器时,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
性能问题 :如果拦截器中执行的操作太重,可能会导致性能下降。解决方案是优化拦截器中的代码,避免执行复杂的操作,或者仅在需要时激活重操作的拦截器。 逻辑错误 :如果拦截器中的逻辑与业务需求不匹配,可能会导致错误的结果。解决方案是仔细编写和测试拦截器的逻辑,确保其行为符合预期。 维护困难 :随着拦截器数量的增加,管理和维护可能变得困难。解决方案是编写清晰的文档和注释,并考虑使用拦截器栈来组织拦截器。
通过案例分析和解决常见问题,开发者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拦截器提高应用的可维护性和性能。
以上内容围绕拦截器(Interceptor)机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覆盖了拦截器定义、配置、工作原理、高级应用以及实践案例分析,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用的操作指南,旨在帮助IT专业人员深化对Struts2框架拦截器机制的理解。
4. 配置Struts2的多种方式
4.1 XML配置的基础与高级用法
4.1.1 XML配置文件结构与组件
Struts2框架最初是基于XML配置的,它为开发者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方式来设置框架的各个组件。了解Struts2的XML配置文件结构对于熟悉和掌握框架的运作机制至关重要。
在Struts2中, struts.xml 是核心的配置文件。它位于项目的 src/main/resources 目录下,并且通常会配置Action的映射以及相应的Result定义。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 struts.xml 文件的组成部分:
4.1.2 动态方法调用与通配符的使用
动态方法调用(DMI)是Struts2框架中的一个高级特性,它允许在URL中动态指定Action方法,从而无需为每个方法单独配置一个Action映射。
动态方法调用的使用在XML配置中非常简单,只需要在
要调用UserAction中的 list 方法,URL将会是 http://localhost:8080/yourapp/userAction!list 。
通配符(如 * )的使用可以在配置文件中简化配置,通过定义通配符规则,可以对一组Action应用统一的配置。例如:
上述配置使用了两个通配符,其中 {1} 和 {2} 分别代表Action类名和方法名。这样一来,可以非常方便地为不同UserAction的多个方法设置统一的处理逻辑。
4.2 注解配置的优势与实践
4.2.1 注解配置的基本语法和使用场景
Struts2从2.1.6版本开始支持注解配置。注解提供了一种简洁、直接的方式来配置Action,使得Java代码更加简洁。它减少了XML配置文件的复杂性,让开发人员可以专注于业务逻辑。
使用注解配置时,只需在Action类或方法上使用特定的Struts2注解。如使用 @Action 注解指定Action的名称、使用的result等。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使用示例:
@Action(value = "login", results = {
@Result(name = "success", location = "/success.jsp"),
@Result(name = "input", location = "/login.jsp")
})
public class LoginAction extends ActionSupport {
private String username;
private String password;
public String execute() {
// ... Action逻辑 ...
return SUCCESS;
}
// Getters and setters...
}
在上述代码中, @Action 注解定义了一个名为”login”的Action,指定了两个结果:当执行成功时返回”success”结果;如果需要重新输入,则返回”input”结果。
4.2.2 XML与注解配置的混合使用策略
虽然注解配置方式简化了开发,但XML配置提供了更强大的灵活性和可配置性。在实际开发中,很多团队会混合使用XML和注解配置,以便各自发挥优势。
混合使用策略可以是:对于频繁变动的业务逻辑部分,使用注解来快速迭代;而对于整个应用级别的配置,如拦截器配置、全局结果类型等,使用XML配置以保持灵活性。
比如,可以定义一个Action类使用注解,但在 struts.xml 中定义拦截器链,如下所示:
在这个配置中, UserAction 类使用了注解定义,而拦截器配置和结果页面在XML中定义,这样就形成了注解和XML的混合使用。
4.3 比较XML与注解配置的优劣
4.3.1 根据项目需求选择配置方式
XML和注解配置各有优势,选择哪种配置方式,通常取决于项目需求和个人偏好。
XML配置的优点包括: - 易于管理和维护,特别是对于大型项目; - 允许通过外部配置文件进行配置,使得部署和环境切换更加方便; - 可以在不修改源代码的情况下调整配置。
注解配置的优点包括: - 更加直观,易于理解和维护; - 编写时代码量更少,使得代码更加简洁; - 在一些简单场景下,可以更快地进行开发迭代。
4.3.2 配置方式对性能和维护的影响
在性能方面,现代JVM对于反射调用(注解的底层实现)已经做了很多优化,因此性能上的差异可以忽略不计。但在代码维护方面,注解带来的简洁性可能更受开发者青睐,尤其在开发小型或中型项目时。
对于大型项目,XML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能够更容易地应对频繁的配置变更,尤其是在多环境部署的场景下。而注解则需要重新编译和部署应用,这可能会对项目部署周期产生影响。
最终,无论是选择XML配置还是注解配置,关键是要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和开发团队的偏好来决定。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使用,充分利用各自的优点。
5. Struts2的高级特性与应用
5.1 结果类型(Result Type)的深入探讨
Struts2框架中的结果类型(Result Type)是定义Action执行完毕后页面跳转行为的机制。通过不同的结果类型,开发者可以控制应用的响应方式,例如转发、重定向、返回JSON或XML数据等。
常见结果类型的介绍和使用方法
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结果类型及其使用场景:
dispatcher : 默认的结果类型,用于执行请求分发(内部转发)。 redirect : 用于执行客户端重定向。 chain : 将请求链式地传递给另一个Action。 redirectAction : 类似于redirect,但是可以携带Action的命名空间和方法名称。
示例代码使用了不同的结果类型:
/WEB-INF/example.jsp
/otherPage.jsp
otherAction
otherNamespace!otherAction
自定义结果类型的设计与实现
如果内置的结果类型不能满足需求,开发者可以自定义结果类型。自定义结果类型需要实现 com.opensymphony.xwork2.Result 接口,并重写 execute 方法。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自定义结果类型的例子,它将Action的结果以纯文本格式输出:
public class TextResult implements Result {
private String encoding;
public void setEncoding(String encoding) {
this.encoding = encod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execute(ActionInvocation invocation) throws Exception {
Map
Object result = contextMap.get("result");
if (result != null) {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 (HttpServletResponse) invocation.getInvocationContext().get(ServletActionContext.HTTP_RESPONSE);
response.setContentType("text/plain");
if (encoding != null) {
response.setCharacterEncoding(encoding);
}
response.getWriter().write(result.toString());
response.getWriter().close();
}
}
}
在struts.xml中使用自定义的结果类型:
5.2 OGNL表达式语言的高效应用
OGNL(Object-Graph Navigation Language)是一个功能强大的表达式语言,它用于获取和设置Java对象的属性,以及调用Java方法。在Struts2中,OGNL被广泛用于配置文件中,允许开发者以非常灵活的方式操作数据。
OGNL的基本语法和表达式构建
OGNL表达式的基本语法包括对象属性访问、数组和集合的索引、方法调用以及表达式嵌套等。
对象属性访问 : user.name 方法调用 : user.getName() 数组/集合索引 : list[0] 隐式参数 : #request.name 、 #session.user 常量和运算符 : #['name'] 、 'Hello ' + #session.user.name
OGNL表达式可以嵌套使用,例如: #session.user.address.street
OGNL在数据访问和流程控制中的应用
OGNL表达式在Struts2中主要用于值栈中的值访问、动态方法调用、OGNL拦截器以及在配置文件中作为参数值。
下面是一个OGNL表达式在struts.xml配置中的示例:
${(#session.user.address.street).concat("#success")}
在这个例子中,OGNL表达式 (#session.user.address.street) 用于获取session中的用户地址的街道信息,并将其与字符串”#success”进行连接,动态设置result的location参数值。
5.3 Struts2的国际化(i18n)支持策略
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通常缩写为i18n)是软件设计中一个重要的特性,它允许软件适应不同的语言和区域。
国际化的基础和配置方法
Struts2框架提供了国际化支持,允许开发者轻松地将文本信息翻译成不同语言。
在资源文件中创建不同语言版本的键值对,例如 message_en_US.properties 和 message_es_ES.properties 。 在 struts.xml 中指定资源文件所在的包。
例如,消息资源文件 ApplicationResources.properties :
hello.world=Hello, World!
对应的 struts.xml 配置:
多语言环境下数据的处理和展示
在多语言环境下,Struts2提供了多种方式来处理和展示国际化数据,包括:
动态选择资源包。 利用
例如,JSP页面中使用
<%@ taglib prefix="i18n" uri="/struts-i18n" %>
然后在页面上显示国际化文本:
${getText('hello.world')}
5.4 异常处理机制与Action上下文(ActionContext)
异常处理是任何应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Struts2提供了灵活的异常处理机制,允许开发者优雅地处理应用中发生的异常。
异常处理的策略和实践技巧
在Struts2中,异常处理可以分为全局异常处理和局部异常处理。
全局异常处理 : 通过在 struts.xml 中配置
全局异常处理示例:
Action上下文在数据共享和传递中的作用
ActionContext是Struts2中用来在Action之间共享数据的容器。它持有Action的执行上下文,包括请求参数、session和application范围的属性等。
ActionContext的使用示例:
ActionContext context = ActionContext.getContext();
context.put("exampleKey", "exampleValue");
在JSP页面中可以这样获取ActionContext中的值:
${exampleKey}
ActionContext使得在Action方法之间共享数据变得简单,同时它也提供了一个作用域,可以在不依赖于HTTP会话的情况下存储数据。
5.5 Struts2插件机制与兼容性问题
Struts2框架的插件机制允许开发者通过插件来扩展其核心功能,从而适应特定的需求。同时,Struts2也考虑到与其他框架如Struts1的兼容性问题。
插件机制的原理和使用方式
Struts2的插件机制是通过拦截器、拦截器栈和结果类型来实现的。插件可以提供额外的功能,并且可以无缝地集成到Struts2的生命周期中。
开发者可以在 struts.xml 中声明插件。 插件通常包括拦截器和拦截器栈,也可以添加结果类型。
使用Struts2插件的一个示例:
jsonRoot
Struts2与Struts1的兼容性分析与解决方案
Struts2和Struts1虽然都属于Struts框架,但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兼容旧的Struts1应用,开发者可能需要采取特定策略。
Struts1的Action可以转换为Struts2的Action ,但需要遵循不同的接口和注解。 Struts1的拦截器可以部分转换为Struts2的拦截器 ,但是需要考虑两个框架的生命周期差异。 旧的JSP页面和标签库需要调整 ,以适应Struts2的标签和值栈机制。
在Struts1和Struts2的项目中,开发者可能需要编写适配器,以桥接两者之间的差异。同时,逐步迁移旧代码到Struts2也是提高应用质量和效率的途径。
请注意,Struts2插件机制和兼容性问题的详细讨论可能需要深入到实际的开发案例中,以及具体的代码实现和迁移策略。本章节仅提供了入门级的介绍和一些基本概念,以帮助读者了解插件机制和Struts2的兼容性问题。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简介:Struts2是一个用于Java Web应用开发的框架,基于MVC设计模式并提供了多种改进功能,以增强应用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该框架通过Action类处理HTTP请求,并利用拦截器、结果类型和OGNL等特性,实现灵活的Web开发。同时支持多种配置方式,并具备插件扩展能力、国际化支持和强大的异常处理机制。开发者可以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技术栈和最佳实践,以提升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随便看看
- 2025-06-01 14:08:54梦幻模拟战:奇遇之旅——2025年6月1日开启
- 2025-03-30 02:29:32《诛仙世界》2025年春季大狂欢:探索神秘仙域,赢取稀有装备与称号!
- 2025-05-24 17:53:48九藏喵大冒险:2025年5月24日全球探险家集结挑战赛
- 2025-06-13 07:33:17蒸汽风暴:2025年夏日蒸汽朋克主题全球争霸赛暨新版本发布会
- 2025-04-13 02:03:00烈焰天下:燃烧吧!英雄!- 烈焰天下周年庆大型线上活动
- 2025-07-13 21:29:00《克隆战争》2025年度盛夏狂欢盛典:跨服争霸赛暨限定皮肤免费送
- 2025-09-27 02:50:27常见披萨尺寸对照,披萨大小与食用人数关系
- 2025-05-18 13:11:37《啪啪三国2》五周年庆典:热血争霸赛与豪华福利大放送
- 2025-03-29 19:05:292025年3月29日开启的派对王者:全球狂欢盛典,赢取终极荣耀!
- 2025-06-01 03:13:17东方雷电:2025夏日雷霆之战,赢取超值奖励与限定皮肤
